返回

现代的改革者

  在十六世纪路德发起的那场伟大的改革,实际始于二个世纪之前(《善恶之争》66面),照样,预言中的现今存在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中间的改革运动,它的萌芽期始于1888年,当时,主将基督的公义这一信息,赐给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召集的大总会代表。
  
  一.1888年的信息
  "主凭着自己的怜恤,通过瓦格纳和琼斯两位长老,为的子民赐下宝贵的信息。这道信息是要把那位被举起来的救主,更突出地带到世人面前,是为全地的罪而献的牺牲。这道信息提出因信那位作中保的而称义;它邀请百姓接受公义,就是表现在对上帝全部命令的顺从。"《给传道人的证言》91,92面
  不幸的是,高层领导人拒绝了这道信息并由此得罪了上帝的圣灵。
  "圣灵的能力,在工作之心脏战溪大大地彰显出来了,并传递至路边和园子里,好让众多在撒但--罪和死亡的权势下的人可以藉着圣灵的能力改革。然而当光临到那些工作中心的人时,他们却不知道如何对待这光。"《给传道人的证言》402面
  "那些被委以重任却与上帝没有活泼生命之联系的人,他们已经侮辱并还在侮辱上帝的圣灵。他们正在纵容那同一个灵,正是可拉           
大坍,亚比兰纵容的那个灵,也是在基督时代犹太人所纵容的那个灵。......他们在明尼阿波利斯开始这一撒但的工作。后来,当他们看到并感觉到圣灵见证这是上帝的信息时,他们的憎恶更深,因为它证明了他们的不是。他们不愿意谦卑自己的心来悔改,来荣耀上帝并为正确的辩护。他们以自己的精神继续行事,被妒忌并恶意的猜测所充满,正如过去的犹太人一般。他们向上帝和人类的仇敌敞开心门。然而这些人已经掌握了高位并尽自己所能做的随自己的心意行事。"《给传道人的证言》78-80面
  由于学习领导人物的榜样,"我们自己的百姓因拒绝因信称义的真理亮光而与上帝的事工作对。"《给传道人的证言》401面
  拒绝上帝的信息产生的不可避免的后果,不久就在教会的道德和属灵的败坏上显明。1903年预言之灵宣告说:"为什么我们这样迟钝,看不出教会属灵的实况呢?......谁能确切地说:'我们的金子是在火中炼过的;我们的衣服是未被世俗玷污的'呢?我见到我们的指导者,指着那所谓义者的衣服,将它们揭开,显出其下的污秽不洁来。然后对我说:'你看不出他们是怎样虚伪地把自己品格上的污秽及朽坏掩盖起来么'?'可叹忠信的城变为妓女!'我父的殿变成了买卖的地方--一个没有上帝同在及失去了荣耀之处!因而显出了弱点,和缺乏能力。"《证言精选》三252,254面
  不久之后,A.T琼斯受J.H凯乐特(kellogg)医生的欺骗,最后从教会分离出去。1909年为留住他做了一番特别的努力,与他进行了几次会谈。他似乎受了感动,准备和好。当大总会会长丹尼尔斯长老向他伸出手,恳切地说:"过来吧,琼斯弟兄过来吧。"他站起身,
缓慢地也把手伸出,却突然缩会并说:"不,绝不。"便又坐下。
  EJ瓦格纳也有一段反面的经验,那时家庭问题致使他离婚。然而他仍宣扬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基本信仰直到离世的日子。
  上帝拣选的器皿在忠心传扬了信息之后背道,这样的事不是第一次发生,也不是最后一次。然而预言之灵警告我们,这样不幸的堕落不应作为依据,来反对藉着他们临到上帝百姓的来自上天的亮光。信使或许会退后,然而他们传扬过的真理不会变为谎言。怀姐妹写道:"很有可能琼斯或瓦格纳长老会因仇敌的试探而跌倒;但是如果他们跌倒了,这并不能证明他们过去没有得到来自上帝的信息,或是他们过去所做的工作全都是错的。但若发生过这样的事,是因他们不在上帝圣灵的掌管之下。多少人采取这样的观点落入致命的迷惑之中。......我知道如果这些人也会跌倒,这许多人也要采取这样的观点,唯愿这些肩负上帝神圣之工作的人,能发出一定的号声,每行一步都荣耀上帝,愿他们每一步走出来的道路上会越来越明亮直到日期结束。"《书信》第24段,1892年
  这两位弟兄带来的这一信息,在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历史上建立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一场伟大改革的开始。"《我们教会的故事》246面
  怀姐妹记:"那试验的时期刚刚临到我们了,因为第三位天使的大声喊叫,已经开始启明有关基督的义和赦罪的救赎主。这就是那位地因他的荣耀发光的天使开始发光,他的荣光将充满世界。"《信息选粹》(一)363面
二.藉着活着的先知发出的最后招呼

  1913年主使用的仆人,来继续发出复兴与改革的呼召,怀姐妹在异像中看到,有些人要留心听这最后的呼召。她写到:"现在需要清晰辨析力的人。上帝呼召凡乐意受圣灵管理的人,来开始一番彻底的改革工作。我看到在我们前面有一个危机,上帝呼召的工人们要同心协力。......
  "最近在夜间从我眼前经过的景象,已经在我的脑海留下深深的印象。似乎有一场伟大的运动--一番复兴的工作--正在多处向前推进。我们的百姓正在一心一意响应上帝的呼召。"《给传道人的证言》514,515面


  三.大危机(1914-1918)

  主总是把首次的机会给了那些领袖们,然而令人难过的是他们错过了机会,轻视了上帝的呼召。在1914年当一个大危机临到教会是,发现他们没有预备好。在欧洲身居领袖地位的弟兄们首先允许教友参战,辜负了神圣的托付。
  不但在德国,而且在欧洲的其它国家,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领袖发表了宣告(此处因编幅有限,没有引用),指示教会友参战。这些文件在教会中引起许多混乱。在欧洲成千上万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信徒被置于极大的试验与困惑之中,为了避免遭受逼迫,避免可能临到
  
死亡,除了放弃守安息日,扛起武器,象其他爱国者那样去做以外,他们看不到其它的出路。多数人所做的与他们领袖的决定一致。
  只有少数有信心和勇气拒绝身居领导地位的弟兄们的立场,这些领导人已经做出了决定,认为顺从政府的要求,甚至到了扛武器并干犯安息日的程度,都是每个人的职责。此刻凡为真理和公义站立的都是教会的忠信成员,他们采取的态度却与教会领袖的决定相悖,这些领袖以盲目的热心要保持教会在政府眼里蒙恩,驱逐了那些有道义上的勇气反对他们决定的人。持有这种态度所招致的随后而来的逼迫和患难,今日成了教会历史的一部分。
  一位新闻记者当时对这种情形发表了以下的公正的看法:"自从战争一开始,在复临信徒中就有了一次分离。在战争的过程中,多数人要把基本教义撇在一边,在必要时甚至动用武力。其他人请求将成圣的星期六(安息日)留给他们,即使是在受重压的时期。反对的一方最后决定将追随起初基本之信仰的人开除出这一组织。"Koelnische Zeitung(德国一家晚报)1915年9月21日
  在一封标题为《欧洲局势》的传阅函件中,C.H.沃特逊长老作出以下解释:"在德国和其它相关的国家中我们的一小部分信徒拒绝听从肯拉迪和其他领导人的领导去参与战争。
  "这些人因自己的立场在政府的手中倍受苦楚。
  "在德国,凡采取的立场与肯拉迪允许他们参与战争的恶行相悖的,都受到肯拉迪及同伙的无情对待。由于这一小部分人拒绝服兵役,为了不是整个复临团体在德国政府眼中看来
危害,于是肯拉底作出妥协处理,将这少数人开除出教会。
  "这样,在那个国家中不参与战争的那小部分人就被迫离开了教会,这一分离持续贯穿了战争年间。
  "当大总会领导人得知这种状况时,对此十分关注,就派了W.A.斯白塞到德国,那时德国的潜水艇危险极为严重。斯白塞弟兄为了获得当时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冒着生命的危险。
  "这次访问的结果是,大总会获得了有关以下事情的第一手资料:
  1)"冤屈了那小部分的信徒。"
  2)"我们德国的教友中间产生分离和争竞。"
  3)"两群人中都显出不满,特别是被肯拉迪冤屈的。"
  4)"两群人朝着各自不同的偏激观点而行。"
  当肯拉迪任基督复临安息日会领袖时,他甚至得到大会代表的粉饰与保护;他既离开了,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某些领导开始承认他们本该在患难的开始就承认的问题(1914年-1920年)。
  然而沃特逊所作出的承认,无论如何,都是难得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有关这大危机的出版物大多因忽视整个问题的几个基本方面,而错过了这一要点。这几个方面之一就是忠心的少数人被开除--这是一个通常被掩盖的事实。
  德国的一份天主教报纸写到:"局外人不应介入家庭纠纷。让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信徒在自己的中间解决自己的争端。我们不想卷入这一争论,争论到底是这一边还是那一边是安息日会的真代表。...... 1914年百分之二的教会成员被开除出德国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因他们宣称加入战争服兵役,并且是在安息日(星期六),不能与安息日
   
会教义相一致。"--Pawlinus,1953年3月9日
  在当时艰难的环境下,那忠心的少数人开始用言语和行为"高举上帝的标准,并讲出正直的真理"(《早期著作》)119面)。
  正是这些人在那段日子高举被人践踏的上帝律法。他们中的许多人不仅遭受监禁之苦,而且经受了折磨与死亡。1933年我们在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的信徒,从欧特韦尔波弟兄那里得到以下的信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严重的试验临到教会时,在德国,约有2500名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忠心分子为捍卫真理挺身而出。在适于参军的人中,十个中有一个遭逼迫而死。后来,由于其他人不让步,每五人中有一人被处死,最后每二人中有一人被处死。幸存的人就关在狱中直到战争结束。经常是,当男人被囚在狱中时,妇女就传扬那现代真理--就是"顺从上帝全部的诫命"--这也是1888年传扬的信息(《给传道人的证言》91,92面)。
  当改革运动在罗马尼亚兴起时,许多接受了因信基督称义的信息。结果,从年幼到年长的,为真理的缘故,分别被判处四年,五年,六年,九年,甚至十五年的监禁,然而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领导人却使用一切手段向当局告发这些忠心的人,对他们的动机横加指责,攻击他们的品格。
  同样的情况也临到在欧洲其它国家的忠心的复临信徒。
  在那段日子里他们最关心的是,自己是否为接受晚雨做好了预备。
                       

四.狂 热

  历史表明,上帝的道证实狂热者和混乱的因素总是与改革的工作一起出现的。
  "在教会的全部历史中,没有一次的改革运动不是冒着严重的障碍而前进的。在保罗的日子是这样。这位使徒无论在什么地方兴起教会,就必有一些自称是接受这信仰的人带来一些异端邪道。这些异端如果被众信徒接受的话,就必把热爱真理的心排斥出去了。路德也曾因一些狂热之徒的作风而经受许多困苦和烦恼。......卫斯理弟兄三人和其他以自己的影响和信徒为世人造福的人,也都曾处处遭遇撒但之诡计所策动的过激,偏执,和不圣洁的分子所发起的各种各式的狂热。
  "在宗教改革的日子,这运动的敌人曾把狂热派所惹起的祸患都归罪于那些最反对这种风潮的人。后来那些反对复临运动的人也用了这同样的手段。他们不是诬蔑并夸大极端主义者和狂热派的谬论;就是散布许多毫无根据的谰言。......
  "有一些狂热之徒钻进了复临信徒的团体,这并不足以证明这运动不是出于上帝,正如保罗和路德时代的教会中,虽然发现有骗子和狂热之徒,也不足以否认他们的工作。"《善恶之争》413面
  为了让读者了解到复临运动的早期与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有关的各种形式的狂热,我们引用了一位复临信徒写的书:"复临运动中的困难。在1844年至组成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将近二十年期间,特别是在大失望之后的前数年间,复临信徒时常因过激与狂热运动陷入为难的境地。怀爱伦的一部分工作是作见证反对这些运动。
                                 

  "怀师母在写到自己早期的经历时,谈到一次与她丈夫在1850年旅途经过新英格兰洲。许多从前的信徒因失望而变得痛苦。一部分人仍在寻找真理。她写到:'然而还有一件更糟的事要我们去应付,有一班人,其中的人声称他们是成圣的,他们不会犯罪,他们受了印是圣洁的,他们的所有心思意念都出自上帝的心意。......
  "他们声称有医病行神迹奇事的能力。他们拥有一种出自撒但的迷惑人的能力;他们是傲慢的,专横的,暴戾的。主把我们当作责备这些宗教狂热者的器皿,去开忠心子民的眼睛好看见他们自己的工作的真实特性。"《评论》怀爱伦1883年11月20日
  "另一群人声称得以成圣所以他们不能犯罪,然而因他们随从自己的欲望并犯了胆大妄为的罪,其行为是不道德的。他们甚至宣扬'属灵上的'自由爱情。
  "宗教狂热还有其它的表现形式。有人以为宗教在于大激动及嘈杂的声音。他们的举止激怒不信的人,并引起对他们本身并他们教导人的道理产生仇恨。当他们因自己惹人怒气的作为遭到反对和暴虐时,他们就因着这"逼迫"欢喜快乐。
  "对于某些自称大有谦卑并试着象孩童那样在地上爬来爬去表现谦卑的人,怀师母不得不责备。他们在自己房子四周爬行,在街上,桥上,教会里爬行。
  "另一群人相信做工是一种罪,虽然他们似乎认为让自己的妻子和其他人为他做必需的工作是十分合宜的。肉体的吸引力,作为催眠术的先锋,被某些人实行。在一些地方出现了伴随着喊叫与混乱的自以为说方言的恩赐。偶尔会有某一小群人宣布基督降临的新时辰。"
                 
《我们教会的故事》238,239面
  如果前面论述的《善恶之争》中的内容得到正确的理解。那么,与最后改革有关的这类困难应在预料之中,这最后的改革就是现今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改革运动。必须有一对比。
  我们伤心地意识到,在歪曲对某些宗教狂热者与改革运动之间关系的描述上,历史在重演。在过去,我们刚读过,改革的敌人以混淆狂热者与改革者为己任,把两者当作一丘之貉联系在一起。今天改革的敌人正在做完全相同的事。如果这一看法是公正的,有人或许只读引用的《我们教会的历史》并得出结论,认为那些狂热者的确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先驱者。比这更糟的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领袖将某些从来不属于改革运动的人,诸如玛格蕾特·劳文和J·威克与改革运动联系在一起,更是加以曲解。
  J·威克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信徒,曾因拒绝打预防针入狱。1915年1月21日,他得了一些异象,他声称上帝在异象中向他显明,恩典期将在那一年的春天结束。他是想让教会发表他的异象。由于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领导拒绝,他便自己出版,在全德国每位牧师,每个教堂都分发一册,他从来不属于改革运动,然而安息日会作家和领袖仍将这个名字与改革运动联系在一起。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德国的三个联合会出版的《站队运动的会议记录》(1920年7月20-23日在Friedensow 召开),内中足够的证据说明宗教狂不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改革运动的起源,就如同(引自《我们教会的故事》238,239面)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开始一样,虽然魔鬼竭力把宗教狂与1844年及随后数年的上帝的工作联系在一起。
                  
  可是,在由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大总会出版的题为《宗教狂的结果或是假改革》的中伤文章中,L.H.克里斯新长老做了不雅夸大的叙述:"出现在德国及欧洲其它国家的狂热,是假改革运动的真起源。"这过于简单化的结论,对于一位能够独自考虑这些证据,诚实而又有智慧的人,是一种伤害。
  在更近的几年,基督复临安息日会领袖出版了一篇较体面,但并不全是正确的报道,叙述改革运动的兴起。在《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圣经注释》卷十,1183面,他们说:"虽然起初争论的问题是关于异象及定时日,论到信徒服兵役这多年来争论的要点,本来就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立场。"这句话中至少有一半的真理。而"异象和定时日"是产生改革运动的原因,这是不真实的,论到信徒在战争期间服兵役一事基督复临安息日会采取的立场,根据上帝的律法,从一开始就一直是争论的焦点,这是真实的。上帝神圣的律法从来都是真正争执点。
  在另一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出版物中发现了一个论到改革运动起源的转为正确得多的宣告:"这些人的离开,不是离开众多不雅的错误和教会组织,而是离开那不听他们的声音或对他行为的认可,将他们交给战场上的大炮和刺刀的肯拉迪的组织。"Brown Exposes Ballenger (南方出版协会)29,30面


五.弗里顿索大会(1920年)
  
  为了尽可能解决两派人之间的争端,从1920年7月21日至23
日,在德国弗里顿索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布道学院,召开了一次大会。来自各联合会的51名信徒出席(三个德国联合会,荷兰,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匈牙利);加上被开除的少数人中的16名信徒(他们被基督复临安息日会领袖称为"反对派的运动");加上大总会派来的4个人:A.G.丹尼尔斯(会长),L.H.克雷斯新,F.M.威尔科斯和M.E.肯恩。
  那些改革者带来了四个盼望得到回答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对于大总会领袖自从1914年以来,关系到第四和第六条诫命,所采用的解决方法,大总会站在什么立场上?在这一点上我们参照以下的书面宣告......(呈上五份文件)。......"
  第二个问题:"能向我们提供什么证据我们没有按圣经的方法对待弟兄,如同在《锡安的守望者》最后一期所指控我们的(德国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报刊)1920年7月13日和18卷?我们将在此后提供证据。"
  第三个问题:"(1)大总会--那些美国弟兄姐妹们,对怀姐妹的证言,持何立场?它们是否来自上帝的圣感?(2)我们是否应该继续传讲健康改良(如《证言》中所提出的)是这信息的右臂?"
  第四个问题:"根据启示录14:6-12,我们的信息是传给一个国家还是传给全球?我们这里的几期《锡安的守望者》都没有显出我们是一班遍布全地的百姓。例如:《锡安的守望者》1920年3月3日 第五卷"
  当理解提出这些问题的原因和目的,才能正确地评价作出的回答。
  第一个问题
  提出第一个问题的目的是要知道,高层领袖对大总会在欧洲采取参加战争的立场,这一事实的承认达到何种程度,他们是否乐意做必需的改正?
  许多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领袖现在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许多人试图否认我们当向安息日会信徒公开的一些严重事实。因此,众人都当知道:
1) 因对参加战争的原谅,不仅仅是在欧洲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信徒中,而且是在美洲,由于没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马上改正,结果使情形更糟;
2) 因着拒绝承认大总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过失,上层领导实际上在增加他们参与的程度。
  我们在安息日会百姓面前不可隐藏真象,在弗里顿索大会期间(1920年),欧洲的领袖们得到了粉饰,那时分别担任欧洲分会会长和秘书的肯拉迪和戴尔(他们曾代表那些参加战争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信徒在文件上签字),被认为是正直的,似乎他们并未犯任何与上帝律法和战争问题相关的错误。那些站起来为上帝律法辩护的人,因他们相信在战争期间也当严格遵守耶和华的诫命而被定罪,而他们的信仰是以起初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立场为依据的。大总会派来的人作出的首肯再一次得到确认。
  以下是丹尼尔斯长老对第一个问题作答的要点:"战争在欧洲爆发,我们在美国就认真研究了这一问题。......我们采取了这一立场:在这个问题上让每个人按着自己的良心行事。......那时我们有一些热
                     
爱自己国家的弟兄上了战场,投入战斗。他们来到英国和法国,来到战壕,我不知道他们当时在那里做了什么,但是在签定了休战书之后,他们服了兵役并回来了。......我们为战争感到遗憾,我们也反对战争。但我们必须允许每一位公民,按着自己的良心的准则对当局的做法作出反应。这些人中没有一个被开除出我们的教会。他们中没有一人被当作似乎不是基督徒那样对待。......只要我们在对待当局的立场方面没有精确的限制和肯定的规章制度,必定得到让每个人按着自己的良心行事。美国的弟兄们与我们欧洲的弟兄们一样,采取同样谦卑容忍的立场。......我要说,当戴尔弟兄的声明达到远在美国的我们这里时,它看来不对,我们替它感到遗憾。我们收到弟兄来信,严肃斥责这件事。并要求我们也起来斥责它。我们告诉他们要安静,谨慎。......因此,弟兄们,斯拜塞和我都没有用笔发表对这些宣告指责。......尽管我们对这一宣告有不同的看法,并没有发出一言来作答。......所以,我相信我清楚美国弟兄中,对发生在欧洲的这些事件的感觉和立场。此事之后,我们深信我们这里的弟兄也站在不参与战争的立场上,我与经历过战争的弟兄们交谈过,我能告诉你,我在欧洲的弟兄身上看到的尚武精神没有大过在美国看到的。我还可以说,以他们的精神和行为,我们在欧洲的弟兄从来都与我们在美国的弟兄一样忠心。我要换句话重复说一遍:我们对某些发表了的宣告感到遗憾。然而当我们考虚到,那使他们如此行的精神和目的时,我们发现这些弟兄在行为上与我们一样的忠心和正直。......我必须说,谈到战争的问题,每个人都有权建立自己的信念,形成自己的良知。......我们相信弟兄们,你们(指的是被开除的少数人的代表)所代表的是完全错误的立场。
                      
我们过去信第四条诫命,现在同样的信。然而我们不能同意你们对关乎第四诫事宜的解决。摩西在西乃山上接了律法的几天之后,如果他要你去杀巴珊王和所有男女并儿童,你们会怎么说他?你们会控告他犯了杀人罪吗?但是上帝命令他干犯第四条诫命。你们知道诫命的解释大有学问,我们必须有读诫命和理解诫命的自由,不受任何小群体之解释的约束。"
  由在德国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出版的弗里索顿大会记录(1920年7月21-23日),说明了产生改革运动的起初及真正的问题:就是上帝的律法。
  1920年大总会会长丹尼尔斯长老以寥寥数语将争论的真正要点讲明?这争论在欧洲危机的开始引起分离,其他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领袖却以无益的话语以及过多无关的话语,甚至是胡乱得出的结论来中伤我们,全然迷失了争论的要点(如克里斯新长老的《宗教狂热的结果》一书)。他的回答摘要如下:
  1)从一开始大总会的人就知道在欧洲发生的事,并至少读到了几份欧洲领袖妥协的宣告,然而他们决定保持沉默,让欧洲人自己作出在那种情形之下当如何做的决定。  F.M.威尔克斯长老已经在《评论与通讯》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上解释了这默认的态度:"上帝的教会今天要特别记住我们欧洲弟兄们正在遭受的灾难。一些人被迫服兵役,他们的生命随时受到威胁,他们面临着艰难与危险。家庭被拆散,那些留在家中的为那些上前线的亲人担惊受怕。我们大会和教会的某些圣职人员被迫丢下自己的职责去加入国家的军队。在这试验时期,愿上帝拯救的事业,保护儿女的生命的平安,应成为我们最热切的
                     
祷告。至于我们欧洲的弟兄们在这试验的环境之下应当怎样行,只有他们自己向上帝祷告才能决定。" 《评论与通讯》1914年8月27日
  2)关于上帝的律法与战争期间服兵役的问题,大总会的人那时采取的立场是每个人应当按着自己的良心行。欧洲的安息日会信徒正是这样做。在德国及其它国家,大群人按着自己的良心采取参加战争的立场。德国的领导人在报纸上宣告:"战争初开始,我们的组织就分裂为两派。藉着查经,我们百分之九十八的信徒确信自己有责任出于良心,甚至在星期六用武器保卫国家,这一立场得到领导人的一致认可,并立即通知国防部。然而百分之二没有顺从这决定,所以便以他们为非基督化的行为不得不被开除。"Dresderer Neuste Nachrichten,1918年4月12日
  3)大总会的人甚至捎话给欧洲领袖们,特地授权给他们继续站在参加战争的立场上,面对存在我们档案中的证据,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我们从中作出摘录:"作为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罗马尼亚大会的信徒,我们通知,关于服兵役和扛起武器的号召,根据圣经的立场,这是国家交给我们的责任,根据彼前2:13,14和罗13:4,5 上帝已经把权力合理地交给国家。在1915年11月的会议上,大总会委员会也采取同样的立场,并应用于世界各国。......我们曾经遇到这样的情况,德国的弟兄问到:'在战争中我们当做什么?'回答是:'保持对上帝的忠心,然而要做其他所有人(确切意思是'全世界的人')所做的。'......当没有人可以要求休假的时候,我们的弟兄要求有守安息日的自由只能是令人感到奇怪。......"Curierul Misionar(罗马尼亚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报刊)1916年第三卷
                      
  《锡安的守望者》(德国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报刊)1916年4月3日的另一篇宣告,证明了大总会应为在欧洲采取参战的态度负责,(当1920年在弗里顿索向大总会的人出示时,没有被否认),该宣告出现在《本着良心反对或是参加战争》(研究十一)。
事实上,丹尼尔斯长老亲自宣称在欧洲和美国都采取了"同样谦卑和宽容的立场"。
  4)大总会会长丹尼尔斯长老清楚地解释说,虽然在理论上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信徒宣布自己是不参与战争的,但是应许信徒可以在行动上顺着自己的良心行--这意味着他们实际上在面临战争这一问题时有自己的选择,可以自由地当忠心的基督徒或是当爱国的战士。我们拥有大量的证据,一部分在《研究十一》中引用,证据表明,实际上,这许多年来,因得到大总会的首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在很大的程度上采取参战的立场。"一切犯罪的事,我们永不可在言语,行为上予以赞同;既不默认,也不可参加。"(《历代愿望》149面)这一警告显然被忽视了。
  5)那被开除的一小部分人,因视服兵役为违背上帝的律法,而被丹尼尔斯长老定为"完全错误的",并在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欧洲和一些大总会领袖出席时宣布。我们仍然持守相同的信仰,这是真实的,并要藉着上帝的恩典持守到最后,尽管我们常为此被指责为宗教狂热者。
  我们刚刚提供的这些证据说明了分离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对上帝的律法的争议。由于两派的人在这一重要问题上持不同见解,他们必须各走各的路,正如丹尼尔斯长老亲自宣布的(见对第二个问题的回
答)。
  第二个问题
  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丹尼尔斯长老解释道:"有一个方法可让弟兄们听到并了解问题。让我们从(地方)教会开始。有一部分信徒可能与某位圣职人员或管理人员矛盾。这是教会领导不愿见到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当怎么做?他们是否立即建立另一个教会并分离?我们回答是:不。让他们把问题提呈至大会委员会。......假如这么做了,那些信徒对作出的决定不满意。那么让他们将此事提呈到联合会。但是如果他们对联合会的决定不满意,他们可上诉到大总会委员会。假如(地方)教会拒绝接受大总会的决定--她有权这么做--那么那些有争议的人必须离开。他们必须以基督徒的态度撤回,不再搅扰我们。"
  然而,那些不满意的少数人却不想离开教会;他们被逐出。在1915年,W.理查特,他们的代表之一,准备了一份"抗议书",请求与领导人面谈。这份文件由被开除的少数人的发言人E..多尔斯勒,于1920年在弗里顿索大会期间宣读。他说:"通过这篇文章我们曾要求与那些弟兄们会面,但是我们的恳求被拒绝了。"(录自《记录》)。现在他们带着问题来到大总会的人面前:"我们在什么地方没有遵循圣经的教导?"这是一个不失礼貌灵巧的提问方法,两派中那一派才是真正没有遵循圣经教导的。
  弗里顿索会议结束时,那些忠心的少数人的代表仍相信有改正与和解的可能,虽然大总会的会长作出的回答,特别是对第一个问题的作答,是不成功的。
                       
  为人所知的是:"E.多尔勒:我要问,是否丹尼尔斯长老昨天作出的回答是以大总会整个委员会的名义作出的。
  "A.G.丹尼尔斯长老:弟兄,我认为,我们应对这个问题三思。我不会说这个问题不能在更大的会议上争辩。我不会现在就作出决定来结束这次会议。只要我们有判断力,这事由我们作出决定,我们认为我们的判断是肯定的。
  "E.多尔斯:没有更高一级的机构吗?
  "A.G.丹尼尔斯长老:没有任何更高一级的机构:只能是弟兄的人数更多。秋季的会议将会有更多的弟兄参加,然而大总会的这些人员都将出席。
  "E.多尔斯:很遗憾我们昨晚没有问这个问题。我认为我们应等更多的弟兄来判断这个问题后才作决定。
  "A.G.丹尼尔斯长老:什么!你们想要把这问题提请在华盛顿由更多人参加的会议讨论?"
  第三个问题:
  在回答第三个问题的第一部分时,丹尼尔斯长老说:"很高兴能够告诉你,大总会在过去的五十年中从来没有改变自己对《证言》的立场。......我们对《证言》的立场,现今与过去一样。......"肯恩长老接着说:"而且她(怀姐妹)的书现今的销售量比以前大。"
  被开除的少数人的代表提出这个问题,因为在欧洲,许多教友,甚至是领袖,不相信怀姐妹的著作是出自于上帝的灵感。欧洲分会的会长兼大总会副会长肯拉迪就是其中的一个,他的不信是众所周知的。我们引用Froom的《主宰命运的运动》一书第677面(由评论与
                      
通讯出版社出版):"肯拉迪......极力抵损直至公然反对预言之灵。......他生活,工作,旅游所到之处,都微妙地散布对预言之灵的正确性有怀疑的种子。"
  这就是怀姐妹的著作几乎都没有被译成欧洲语言的显然原因。
  由于误导的感化力,这事是显然的,肯拉迪依然占据高位多年,而丹尼尔斯长老,在许多其他领导面前,尽力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领导仍然坚决地支持证言,心有改革之念的弟兄们提出的问题是多余的,没有意义的。
  在那段日子,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许多改革者作出极大的牺牲,卖掉家产,以供翻译和出版证言。后来这些改革者因此事遭到在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和匈牙利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控告。
  在回答第三个问题第二部分时,丹尼尔斯长老说:"弟兄们,我们对卫生改良的态度始终如一。可能我们现今对改革方面问题比以前更加关注。我们拥有一个医药布道部门和一位秘书,汉森弟兄。他在众教会中比以往更出色地组织这一工作。"
  然而,在当时显而易见,现今更一目了然的是"许多人对于健康改良的原则,已不如从前那样忠心遵守了。"《证言精选》(三),354面  许多人的生活没有与上帝的话的劝勉相和谐,这是一个事实(《证言》(九))。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拒绝上帝所赐的亮光:"难道福音的传道人,身负宣扬上帝所给予人类最严肃的真理之责,自己还要开例回到埃及的肉锅旁去吗?"《证言精选》(三)360面  预言之灵说:"当教导人不使用药物"(《医疗服务》259面),而领袖们做的恰恰相反--教导人去使用药物。在登峰造极之时,基督复
                      
临安息日会的疗养院现今没有在遵循预言之灵所定的蓝图而行。健康改良的原则,第三位天使信息的右臂,显然瘫痪了。根据预言之灵这一主题的重要性是非常清楚的:"凡真正站在主一边的必是舍己,自我牺牲的。他们或吃或喝必为着荣耀上帝,拒绝因不节制而败坏灵魂和身体。这样,教会的状况就能证明她的光是否被挪去。但是如果教会的成员没有按着上帝分派的本分去做,健康改良运动将丢开他们而向前推进,人必看见上帝已从他们那里把原来的灯台挪去。"《怀爱伦手稿》78面,1900年
  第四个问题
  在回答第四个问题时,丹尼尔斯长老说:"弟兄们,对我们教会而言,这(指的是我们的信息是要传给全世界的)是毫无疑问的。我们所信的是,这是一个全球性的信息,要传给各方,各国。......我们坚持认为在这件工作上我们仍走在起初的道路上。"
  如果这是真实的,那么在任何地方基督复临安息日会都从不会怀有民主主义精神,因此在德国的领导人所采取的态度是错误的。他们的汇报是:"截止至今,我们的领袖已经允许将我们盈余的教会款项用于战争贷款,满怀希望,在上帝的帮助下,德国在战斗结束时能获胜。"Dresdener Neueste Nachrichten,1918年4月12日
  有据可查,民族主义精神从来没有从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百姓身上根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1) 德国的安息日会信徒写道:"德国一定要生存。......对祖国的信心正在加强。......让我们前进吧!"(1941年11月9日);
(2) 俄国的安息日会信徒说:"我们正全力以赴地加快最后战胜
(3) 敌人的那一天的到来。"
   (1943年1月1日);
(4) 美国的安息日会信徒鼓励在美国的教友:"让胜利买美国的战争债卷和邮票吧。"(1943年1月1日)
(5) 澳大利亚安息日会信徒宣布:"如果澳大利亚遭到侵略,他们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会战斗到最后一个人。"(1941年1月25日)
  我们能够分辨,这种态度不能代表全球基督徒弟兄的爱(加3:28)。
  最后,我们必须说,我们深知,努力将他们对在欧洲所发生的一切以及今日在许多其它地方正在发生的一切,所负的责任降到最低程度,仍然不能使大总会和整个的教会清洁。我们不可再视其他地方教会的问题,不仅仅因为最高层领袖留下这些罪没有改正(特别是第一个问题中提到的),而且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全体信徒变成共同犯罪了。我们不能对这条规定视而不见:"(上帝)向我们表明,的子民若身陷罪中,就当立即离罪自拔,免至的怒气临到他们众人。但若果身居负责地位的人,对主子民的罪视如无睹,的怒气就要临到他们,上帝的子民既是一体相关,也必因这罪受累。从主以往怎样对待子民的情形上,可显明教会有清除罪恶之必要。一个罪人能将黑暗弥漫,使全会众得不到上帝的光。"《证言精选》(一)334面 在旧金山召开的大总会会议(1922年)
  前面提到的情况造成的直接后果是,数千名信徒发现自己没有站在基督复临安息日会行列中。那少数的人为了在安息日会信仰的基本
                     
原则上和解与合一作出的努力,没有得到善意的对待,许多假报道的传阅,使教友在心里上对这些忠心的少数人产生偏见。
  在采取步骤产生组织之前,我们都感到有责任照着圣经的规矩行,将我们的情形陈呈在大总会代表面前。因此在1922年派代表赴那一年在旧金山召开的大总会。会长丹尼尔斯弟兄拒绝让我们的代表将情况陈呈在会上,因此,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另行组织,稳步推进福音工作,高举标准传扬真理。
  众信徒都当知道,改革运动不是在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之外产生的,而是在其中于患难之时产生的。那些犯罪违背了上帝律法为领袖的弟兄们,不愿意谦卑己心承认自己的罪;他们决意与我们盲目争战,预言我们最终会毁灭,那些领袖在各国政府面前指控我们是国家和民族的敌人,致使我们的工作多次受到法律的禁止,我们的工人和教友遭受被囚之苦及大逼迫。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领袖们为了消除改革运动在教会中许多教友身上的感化力,在拒绝承认教会中已经开始的复兴改革的工作后,试图引进一次在教派范围内的复兴和改革。我们引用一个1922年 在大总会代表开会时提出的建议:"我迫切想要提出的一个建议是十分的重要,我冒昧称之为呼召。建议如下:"在下一个四年一度的期间,当作最大的努力在全球我们一切教会中进行一场属灵的大奋兴与改革。......如果在上帝事工中的每一位负领导责任的领导人要先获得这种属灵的经验,并按着上帝指定的道路为别人工作,在我们的阵营中将出现奇妙的改革。弟兄们,这改革一定要进行否则我们注定要与其余的人类一同灭亡。不改革我们就不能存活。"《大总会公报》(1922
                      
年)16面
  当我们确知这决定时,我们知道,除非承认并除去背道,否则不会有真正的奋兴和改革;然而我们盼望能产生某些好的结果。然而,时间作出了证明,这只是一次转瞬即过的情绪上的奋兴,很快被遗忘。在随后多年间一直做着同样的努力,藐视最后那长久等待的改革已经临到教会里头。如果这是事实,我们会十分欢喜,然而我们不能对他们现存的事实视若无睹,就是整体的背道还没有得到承认。如果不先经过真正的悔改不可能有真正的复兴和改革。重组教会的工作不是由任何委员会作出决定而是上帝拣选自己器皿的特权。如果我们拒绝了上帝差来的信使,我们便真正拒绝了。


  六.从1925年至今

  代表四个联合会的代表于1925年7月14-20日在德国哥达(Gotha)召开会议,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改革运动作为一个总会首次正式组成,当时拟定了《信仰的基本原则与教会规程》,采用了"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改革运动"这一名称。
  改革运动于1929年1月11日在德国的Isern hagen 注册,1936年5月11日在希特勒的统制之下,该团体被G.S.P.秘密警察解散,那时对我们发起了一系列新的逼迫。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1948年9月5-17日,在一次于荷兰的海牙召开的代表大会上,作出了总会迁往美国的决定。1949年4            
月13日迁到加利福尼亚州。
  当回忆过去的经历时,我们再一次发现"历代以来,上帝在地上的工作,在一切伟大的改革和宗教运动上,都呈现着一种显著的相似之处。"《善恶之争》359面 这不仅从正面看是真实的,从反面看也是。不幸的是,在我们中间的一些人没有时常表现出应有的热心。"狂热的热心对于无论何人都无益处。上帝拣选那些改革者,并非因为他们是威猛易怒的人。乃是按着他们的本色选用,而未计及他们的这些特性。如果他们具有谦卑的心,并用理性管制自己的脾气,就要把十倍更大的责任委托给他们了。基督的传道人虽需申诉罪恶,不敬虔,污秽,及虚谎,有时也要向高等人及下级人发责备,表明上帝的义怒,要降在干犯律法之人的身上,然而他们却不应有压倒人或苛待人之势;他们乃当表现仁爱慈悲,来显示救人而非灭人的精神。"《证言精选》1,565面,预言之灵这些论到领导前面改革的部分人的话语,也适用于我们的部分先驱者和领袖。历史在重演,这是十分真实的。



1

返回